佛山3D打印

佛山3D打印

当前位置: 佛山3D打印 > 企业新闻 > 3D打印技术制备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独特优势
企业新闻

3D打印技术制备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独特优势

更新时间: 2019-12-09 10:17:39  查看次数: 444    

结核性骨缺损的治疗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但是目前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结核性骨缺损不同于一般骨缺损,其治疗既要达到骨缺损的修复,又要达到杀灭结核杆菌。当前骨结核的临床治疗是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行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取自体骨填充。但自体骨有限及全身用药难以达到局部有效抑菌浓度导致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随着3D打印技术、骨组织工程和局部药物缓释系统(DDS)的研究和发展,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骨组织工程支架并负载药物缓释微球可作为治疗结核性骨缺损的一个新思路。与他技术制作的骨组织工程支架相比,3D打印技术制备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在支架个性化、精确性、机械强度、孔隙调节、空间结构复杂性方面有独特优势。β-TCP是一种经典的骨缺损替代材料,已经证实β-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传导活性并能够逐渐被新生骨组织替代。


β-磷酸三钙因为其成份与自体骨相似度较高,同时其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特性,其降解性能和成骨作用基本匹配,是当前较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但其脆性大导致力学强度不足,不易塑性,影响了其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按照骨缺损大小任意塑性,通过调节支架孔隙来调节支架降解时间和松质骨相近,达到了降解与成骨基本匹配。3D打印出的支架通过高温烧制,其力学强度较松质骨高,满足骨缺损填充的力学强度。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在国内已有报道,钱超等运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植入动物体内,其微观组织结构和抗压强度基本满足医用植入材料的要求。吴刚等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支架内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体系和原位生成水凝胶材料体系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发明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关节骨软骨三维支架兼顾了支架的机械性能和功能性要求,可以有效地促进软骨各层区的修复并最终达到软骨一体化修复的目的。3D打印β-TCP制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目前全国已在我院在研究。通过前期实验的研究证实3D打印β-TCP骨组织工程支架微观孔隙呈不规则形,孔隙率高,孔隙分布均匀,孔隙连通率高,抗压强度大,在体内降解完全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够良好负载抗结核药物微球;而且在精确性、孔隙均匀性、空间结构复杂性、支架个性化与其他方法有独特优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类似3D打印资讯

光固化成型与选择性激光烧结(SLS)介绍

具备抗菌功能的3D打印牙科产品

王小军的憧憬:让3D打印进入更多传统领域

3D打印模型节材优化研究现状